发布日期:2025-07-15 浏览次数:
图为航拍的江淮华为尊界超级工厂。(资料图片)通讯员 王世保 摄/视觉安徽
智能工厂、数字车间、高端产品......所见之处,无不感受到安徽产业蓬勃的活力:产品竞争力显著跃升、供应链韧性日益增强。
6月30日至7月6日,2025年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安徽主题采访团在皖深入开展采访调研。
从惊艳亮相的高端产品,到协同壮大的产业链条,再到深刻变革的智造转型,江淮大地上的产业脉动强劲而清晰。
这份活力,源自安徽对科技创新“栽树工程”的久久为功,源自对产业链生态“培土育苗”的精心耕耘,更源自无数企业勇立潮头、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。
江淮潮涌,活力不息。历时一周的采访调研,带来的启迪在于:安徽正在加速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体现着以创新为魂、以集群为势、以智造为翼的鲜明特征,展现出创新驱动发展催化的深刻变局。
今年5月,江淮汽车迎来高光时刻。其携手华为共同推出高端豪华品牌“尊界”的首款车型——尊界S800。这款定位百万级超豪华智能电动行政轿车,填补了国产汽车在该领域的市场空白。首月大定订单突破6500台。
走进尊界超级工厂,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款高端汽车的领先科技。坐在后排座椅上,轻轻挥手便实现了车门自动关闭。零重力座椅、智能星空顶、独立分区的四座音响、后排40英寸的车规级投影巨幕......众多创新配置让人目不暇接。
江汽集团总经理助理罗世成告诉记者,超豪华行政轿车是汽车制造业的集大成者,技术壁垒最高、工艺最复杂、品牌溢价最强,长期由国外豪车品牌主导。智能汽车时代来临,江淮汽车敏锐把握机遇,于2019年和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军企业华为开展全面战略合作,以数字技术赋能,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为保障尊界S800高质量交付,江淮汽车与华为在研发、供应链、制造、销售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,汇聚全球顶尖人才,组建了超5000人的研发与交付团队,并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团队深度产学研合作,打造了集数字化研发、绿色低碳智造、品牌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智能工厂。2024年,江淮汽车研发投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入达34.64亿元,同比增长55.03%,研发强度提升至8.23%。
调研中,记者发现不仅在消费端安徽有尊界S800这样的明星产品,众多企业在核心技术或供应链上同样拥有“中国首个”“世界领先”“行业尖端”的标签。比如,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集团的0.12毫米厚的可触控玻璃、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、中性硼硅药用玻璃,以及能发电的铜铟镓硒玻璃和碲化镉玻璃,还有尺寸相当于6台50英寸电视的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。
即使在雨刮器这样的细分市场,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也投入上亿元,攻克无刷电机技术,精准适配新能源汽车对静音的要求。
胜华波集团副总经理张伟兴告诉记者,正是凭借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的创新产品,公司在10年间经历四次重大扩建,成长为占据国内雨刮器总成市场份额近30%的“单打冠军”。
在尊界超级工厂调研时,记者发现仅一墙之隔,便是江汽集团的供应链伙伴——华霆(合肥)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厂。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,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制造安全、可靠、耐久的动力电池系统。
公司总裁王扬感慨,15年间,他亲眼见证合肥乃至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链成群、集群成势,深刻感受到了产业集群带来的强大竞争优势。如今,华霆动力已为江淮汽车、长安汽车、奇瑞汽车等多家知名新能源整车企业提供配套服务。
蔚来创始人、董事长、CEO李斌也赞叹:“安徽已形成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创新高地。”他表示,蔚来的物流成本优势显著,源于众多上下游供应商紧邻其工厂布局,甚至通过连廊直接将座椅、轮胎等直供产线,大幅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。
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,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、蔚来汽车、大众安徽、合肥比亚迪、江汽集团、合肥长安、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,引育规上限上零部件企业3000余家、后市场企业1700余家,形成覆盖整车制造、“三电”、“三智”、销售维保、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,构建起“合肥—芜湖”双核联动、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。
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敬秀介绍,面对智能终端需求激增和高端传感器国产化紧迫需求,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厚技术积累,公司打造了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。项目全面达产后,将成为国内MEMS晶圆产出规模最大的基地,也使蚌埠成为安徽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。
蚌埠抢抓机遇,全力打造“中国传感谷”,实施“一谷三园多点”布局,构筑产业平台,组建投资基金,已吸引集聚23家领军企业和200余家相关企业,初步构建起涵盖材料、设计、制造、封装、测试和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。2024年,中国传感谷被评为全国MEMS传感器十大园区之一。
在安徽,“科创+产业”“龙头+配套”的打法,让产业“种子”快速萌发,让科创“幼苗”长成“参天大树”。
位于全椒县的安徽全柴集团是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企业。其拳头产品全柴发动机是国产内燃机的代表之一。采访团走进全柴动力看到,这里正进行着一场“数字革命”。
在国六智能化工厂,生产线台自动化设施。遍布产线的屏幕,实时显示了生产数据、工艺参数、设备状态、异常报警等信息。“这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生产动态,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管控。”生产调度员赵玥告诉记者。
“从‘十三五’开始,我们进行全面信息化升级改造。我们不是小修小补,而是把全公司的技术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链条全部用信息系统重构。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、‘两化’融合贯标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我们都走在前面。”全柴动力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余磊表示。
数智化改造成效显著,让全柴动力研发周期缩短30%,综合产能提升19.6%,生产效率提升35%,物料配送及时率提升29%,单台制造成本下降12.6%,存货周转率提升18%。
在电车时代来临、全球内燃机市场承压的背景下,全柴动力今年第一季度发动机销量同比增长15%,海外出口更是实现50%的强劲增长。
调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研中,记者发现积极拥抱产线升级的不仅是传统老厂。尊界超级工厂、华霆动力、蔚来等“智造”新势力,也已向柔性化生产迈进。
柔性化生产并不是当下的一个新概念,数智融合赋予柔性生产更大的可能与想象空间。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下,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、多品种的定制化特点,而柔性化生产借助数智赋能,改造了传统产线,实现了高度灵活性与可拓展性。
在蔚来先进制造合肥新桥第二工厂的参观廊道上,记者目睹了蔚来全球首创的“魔方”车辆存取平台,犹如工厂里的“巨型抓娃娃机”,能在6层753个车位的立体空间内,精准悬吊、转运、抓取不同型号车身。“飞地”智能装配岛将传统“单行道”产线重构为“立交桥”式并行制造,让AGV小车托着车身找工位,极大缩短了不同型号产品的换线周期。而作为工厂“智慧大脑”的“天工”智能制造管理系统,能实现80%的智能决策,高效调度产线运行。
多项前沿技术,让蔚来可满足359万多种个性化配置组合,从收到订单到整车下线天。
在人工智能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,数智融合正成为现代科技赋能现代制造的关键路径。以智为翼,向新图强,安徽正在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奋力在全球产业舞台上展现“活力中国”的奋进之姿。